<span id="t1x6d"></span>
  1. <ruby id="t1x6d"></ruby>
  2. <acronym id="t1x6d"></acronym>

      <strong id="t1x6d"><sup id="t1x6d"><th id="t1x6d"></th></sup></strong>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中心 基層動態 正文

      航天汽車所屬航天三菱備戰汽車變革時代

      發布時間:2021-01-18    信息來源: 航天汽車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曾引用這句古語談改革創新。秉持這一繼往開來的發展理念,航天汽車所屬航天三菱專注于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團隊建設及產業布局等工作,大力在新技術領域開展探索,加快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突破重點領域 技術全新升級填補空白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簡稱《路線圖2.0》)的發布,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到更為重要的戰略位置。與此同時,汽車行業面對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油耗法規。在全新的市場形勢下,航天三菱敏銳捕捉到未來趨勢,依托“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在協同工作中形成的強大創新能力,基于聯盟內整車開發需求及國內市場需求,研發了貫穿全新設計理念和平臺化的1.5TD和2.0TD系列發動機。

      1.5TD渦輪增壓直噴系列發動機

      其中1.5TD系列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經過中外技術人員多年共同研發,已于2019年底實現量產,陸續配裝東風啟辰、東風柳汽、東南汽車、觀致汽車等客戶的新車型。全新平臺的1.5TD發動機將逐漸成為航天三菱主力產品,逐步替代現有4A9系列產品。

      據悉,1.5TD系列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不僅滿足國六b標準,而且具有通過技術升級滿足未來更嚴格排放標準的潛力。此外,在全新平臺基礎上衍生的阿特金森系列發動機產品,做功膨脹比大于壓縮比,大幅提高了熱效率,全工況平均油耗降低4%~5%,且排放指標優于國六b的要求。搭載于混合動力平臺,配合DVVT、LPEGR和多項降摩擦技術,該系列發動機還可進一步降低綜合油耗,實現產品應用領域的更多拓展。

      航天三菱全新系列發動機產品是在對市場充分調研和判斷的前提下,選擇的全新技術路線,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先進性、自主性、效益性,填補了航天三菱在直噴發動機技術上的空白,為企業贏得市場增添了利器。

      緊跟行業趨勢 兩個方向戰略布局汽車新時代

      隨著《路線圖2.0》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相繼公布,汽車產業變革加速,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技術研發意義凸顯。

      在此背景下,航天三菱主要依據三項原則開發新產品: 一是以政策為導向,新產品必須符合國家對汽車行業提出的油耗法規和排放標準,以及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平臺需求; 二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自主創新和合作開發等方式,不斷提升新產品的品質和技術含量,滿足客戶對發動機及升級產品的個性化需求; 三是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原則,滿足聯盟內客戶對新產品的配套需求。

      1.5TDATK增程器總成

      航天三菱在產品規劃戰略上著重布局兩個方向。 一是依托現有技術積累和聯盟的技術優勢,持續發力高效節能發動機研發。以實現量產的1.5TD發動機和正在研發階段的2.0TD發動機為例,這兩款全新平臺系列發動機在開發設計階段,產品各項性能指標完全對標國內和國際主流產品,采用全新的設計理念,高效氣道、高滾流比和高壓縮比,缸蓋集成排氣管、350bar高壓直噴、阿特金森循環等多項當今主流降油耗、降排放技術措施,大量采用輕量化設計、集成化技術、高性能技術和低噪聲技術,2.0TD發動機更集成了前瞻性技術,性能及品質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二是根據現有機型儲備和全新缸內直噴系列機型,以市場為導向,優先發展混合動力平臺專用發動機,其中包括輕混、插電混和增程式發動機等機型。在現有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機型上,尤其是在1.5L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機型上,開發適應增程式混動系統的專用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環汽油機,這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對傳統內燃機動力提出的必然要求。

      目前,航天三菱與清華大學、精進電動等合作開發的科技部“一體化高效增程器項目”,已基本完成項目開發,發動機熱效率可達40%,并在多款整車上搭載試驗。 智能制造是兩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增強我國制造業發展優勢的關鍵所在。航天三菱緊跟時代步伐,在該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布局。2019年,航天三菱獲評沈陽市第一批智能工廠示范項目,其主要探索集中在三個方面: 一是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統建設,在頂層推進對生產計劃指令下達、生產過程監控、設備運行監控及物流配送跟蹤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實現了全局生產管控目標;在底層開展各主要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信息有效整合及傳遞。 二是在生產線智能化、柔性化方面,充分利用機器人技術高效精準的特性,保障了相關工序的一致性等要求,有效提高了生產線自動化和柔性化水平;利用在線檢測、機器視覺技術,實現關鍵尺寸、關鍵位置100%檢查及識別,實現關鍵質量信息的全存儲和可追溯,有效提升了產品質量保證能力。 三是在智能制造自主創新方面,沒有盲目追求高額投資帶來的超車式智能化,而是在“機智”的同時,注重“人智”,從而涌現出一線員工自制涂膠機、試漏機及AGV小車等多個低成本高收益的智能化案例,助力了航天三菱的智能化建設。

      依托聯盟優勢 建立完善綜合研發體系

      近些年,航天三菱依托聯盟雄厚的技術基礎和自身多年的技術積累,通過與聯盟多個項目的合作開發,持續增加對研發工作的投入力度。目前,航天三菱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綜合研發體系,除了研發方面的發動機零件及整機設計和優化分析,發動機機械開發、燃燒開發和工程應用開發,整車油耗及排放驗證,發動機及零部件的動力性、排放、經濟性、NVH和可靠性試驗驗證等,還包括聯盟對整機品質進行的嚴格質量管控體系和生產制造過程管控體系,全方位保證產品的優良品質。在通過日本三菱汽車的技術檢證后,航天三菱的產品被授權使用“三菱”商標。

      2.0TD渦輪增壓直噴系列發動機

      據悉,航天三菱的產品研發應用了全數字設計概念,使用多種國際先進的CAD/CAE工程軟件進行高效開發工作,同時利用DFMEA、APQP等開發工具,有效縮短了產品研發與市場應用對接時間,使工作更加嚴謹、高效。試驗臺架方面,新擴建的研發中心已投入使用,現擁有滿足國六排放測試標準的整車低溫排放轉轂、動力總成、發動機總成和發動機零部件等全方位的專業試驗室20間,全部采用當前國際主流的試驗設備,可進行發動機電控系統的臺架基礎標定、各部系統的開發試驗,依據日本三菱汽車標準和國家行業標準等實施發動機總成的各類耐久考核試驗;同時還能夠實施整車排放關聯的開發試驗,以及包括混合動力在內的動力總成開發試驗,從根本上保證發動機的開發進度和質量。

      目前,航天三菱研發團隊由產品設計、CAE分析、產品開發試驗、產品應用開發4個功能模塊組成,研發團隊由包括日本三菱汽車派遣的技術專家和本土專職產品研發人員共同組成。自團隊成立以來,先后通過技術引進、合作開發、自主研發,已成功完成4G6系列(含增壓機型)、A9系列(含增壓機型)、4K系列及全新1.5TD系列(缸內直噴含增壓機型)等多個型號發動機的研發項目,并實現了量產,各型號發動機累計銷量超過600萬臺,有力地支持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一直以來,航天三菱始終堅持走“合資、自主”相結合的道路,產品開發借助并同步日本三菱汽車,依托聯盟雄厚的技術基礎,大力堅持技術創新,并逐漸形成了“生產一代、試制一代、預研一代”的產品升級換代模式。航天三菱積極開發適應聯盟內和國內市場需求的系列化、多元化新產品,在聯盟未來規劃中,還將充分利用航天三菱的研發資源參與開發更多新產品,以滿足汽車變革時代更加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文/馬鑫 張雅慧)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播放二级

        <span id="t1x6d"></span>
      1. <ruby id="t1x6d"></ruby>
      2. <acronym id="t1x6d"></acronym>

          <strong id="t1x6d"><sup id="t1x6d"><th id="t1x6d"></th></sup></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