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戰正酣勢如虹 ——三院8359所全力推進科研生產中心任務工作側記
深秋的風吹過,地上的落葉順勢在空中打了幾個轉,在路燈的映照下,道路兩旁的梧桐樹用力向上生長,在上空匯合,環抱住幽靜、綿延的路。走進三院8359所生產線,設備的轟鳴聲似戰鼓打破了夜的寂靜,伴隨著8359所的“戰士們”攻堅決戰。
燈火通明的廠房內一排排車輛整齊停放,在每輛車之間,亮眼的“航天藍”穿梭其中,技能人員時而貓腰鉆進發控倉進行調試,時而爬上一人多高的車上調整結構狀態…… 其中,一支由30多名小伙組成的車輛一組尤其亮眼,他們是總裝的最后一道關。在年底沖刺的關鍵時刻,整個班組擰成一股繩,秉承“后墻不倒”的理念,力保產品按時保質出廠,合力打贏攻堅戰。
像這樣的工作節奏,8359所各條戰線已經堅持了幾個月。在攻堅的這段日子里,執行“5+2”工作制,生產一線人均月加班時長近200小時。面對任務節點提前一個月,產品裝配時間緊、壓力大的現實情況,所內迅速開展工作量測算、難點短線梳理,科研生產部門把電腦及辦公桌搬進一線,成立現場辦公室,實現了與生產一線的“零距離接觸”,為及時了解任務最新進展,提高協同解決各類難點短線的效率,強力推動任務完成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
作為機箱首件的承擔者,電精部技能人員馬國強介紹說,既要思考布線的問題又要考慮其他隊員裝配的便捷性,“做首件的時候感覺吃飯睡覺都在考慮每根導線的走向,首件做不好是會嚴重影響團隊干活效率的!”小馬雖然臉上笑盈盈,但他深知,自己肩上的任務有多重。節點緊張,后面還有好幾臺機箱等著他的首件裝配方法指導,容不得半點差池。夜里十一點半,組員都勸他明早再繼續,落下的時間后面大家一起補上來,可他卻堅持必須當天出首臺方案,正是他的堅持,全套產品順利提前完成,為后續總裝爭取了充足的時間。
為全力保障任務完成,8359所在合理排產的基礎上,充分調動社會資源補齊短線?!爸魅?,我有經驗,派我去吧!” 了解到所里將一項機加任務交由外協廠家完成,機加部大設備組李楠感覺不放心,主動要求去外協廠家盯現場、保質量??紤]到他是“雙職工”,孩子剛剛一歲,主任“為難”了。過了幾天,李楠主動找到主任,“我已經請爸媽過來幫忙帶孩子了,您就安排我去吧!”據機加部黨支部書記魏田介紹說,隊伍里不僅有主動請纓的,還有替所里“操心”任務進度的:龐松科作為大設備組經驗豐富的老組員,在外協跟產時了解到廠家的工作時間安排不滿足我所任務進展,主動聯系領導,請求所里與外協廠家溝通增加工作時間,搶進度、保任務。
受到外協機加箱體、外協蒙皮到位時間不確定性的影響,箱子部按照工序,優化生產流程,開展班組倒班,做到當日計劃當日完成?!盎顑菏裁磿r間來,我們就什么時間干,決不能讓工作等人?!毕潴w組副組長劉輝擲地有聲地說出大家的心聲。大家是這樣表態,也是這樣做的,好幾次,遇上深夜十二點甚至凌晨兩點接到外協件,班組打支腳、配蒙皮,緊前開展工作,為的就是給后續導軌裝調等工序擠出充足時間。
時針指向十一點,在經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奮戰后,終于,專項任務順利完成,然而在調試、裝配專項任務產品的過程中,還穿插著其他產品的生產,一項任務完成了,橫向任務的總裝工作還得繼續。在班前會上,班組長向大家明確了當天的工作目標,再次吹響了另一項任務的“集結號”。盡管已是深夜,所有的組員都卯足了勁投入到了新戰場。
“我們已經到站,一會兒也回來一起干!”出差完成交裝任務,剛剛返回北京的蘇海超和陳春懷向班組發出“歸隊”請求,主動請纓加入夜戰突擊的隊伍,他們雖然出差在外,但心心念念的是“家里的”總裝任務,一聽說班組在十一點完成前期任務之后,還要緊接著集中突擊橫向任務,他們便馬不停蹄地往生產現場趕。
“大家辛苦了!明天早上多休息一會兒再來吧!”班組長對大家說。然而第二天一早,忙碌了一宿的組員們又按時出現在工作崗位上,面對這樣的情形,生產線領導只能反復叮囑大家工作之余好好休息、保重身體。
龔長莉和馬艷玲,主要負責云崗標準件庫和五金庫的保管發料工作,別看兩人體重不過百,但干起活來毫不惜力。為保障任務,她們加入了七天工作制的隊伍,除了嚴格按照月重點調度計劃、投料計劃、郵件配送計劃完成外,還要在緊張的工作中完成各部門臨時任務,保證庫房時時有人,時時出庫,不耽誤車間用料。 “三十而已,”她們說到,疲憊和辛勞沒有打消這對“姐妹花”的工作積極性。
為家人辦理住院手續的當天,設計師呂佳澤陪護到晚上十點,接著又返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完成項目技術文件的編寫。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每天工作到晚上9點,再去醫院陪護。雖然剛入職一年,但論責任擔當,這個年輕的“90后”一點都也不輸給“老航天”,就是這樣,撐過了這段“最難熬”的日子,他笑稱,“咱航天人是打不倒、壓不垮的!”
夜深了,所本部的樓道內,安靜得只能聽到從一個個辦公室傳出的鍵盤聲,科研生產調度的電話終于有了休息的時間,安靜地躺在保密柜上充會兒電……
四環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屹立在定慧橋畔的8359所,見證了四環的熱鬧,而大門內這另一番熱鬧的景象,讓人感受到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8359所人的昂揚斗志,哪怕產品復雜程度再高,哪怕任務數量再龐大,哪怕時間節點一提再提,他們都憑借骨子里的韌勁和拼勁,以行動展現著航天人的責任與擔當,用“實干”達成產品質量與節點的雙兌現,確保任務按時出色完成。日夜交替,決戰攻堅的故事還在繼續……(文/邵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