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院23所自主研發的工業園區快遞柜上線
發布時間:2020-04-27
信息來源: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
小張打開釘釘小程序,選擇“發件”,填好信息,將送去其他園區的設備放入一個類似豐巢的物流柜,貨運物流取貨后運到目的地。小李在目的地的收貨柜用二維碼打開取貨。這個在工業園區像快遞柜一樣的無接觸式接取設備,正是23所自主開發的基于釘釘平臺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統。
按照二院黨委“防得住疫情、干得成工作”的要求,23所針對不同工業園區設備運輸的需求,自主研發了該系統。
過去,職工獲取跨園區運輸的設備,因為運輸模式缺少科學的信息化管理方法,需要四處詢問,打電話確認班車等物流的確切位置,效率非常低。疫情防控期間,人員無規劃地聚集取件也存在很大風險。
跨園區智能物流系統依托釘釘,設計并實現了智能貨柜嵌入式軟件,物流系統在功能上接入了阿里云,通過云端實現對不同園區快遞柜的智能控制,包含發件人發件、快遞員配送、信息查詢等功能,能夠滿足在不同的園區無接觸配送不同大小規格的設備的需求。
這背后的研發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團隊并不熟悉項目服務器端所采用的技術框架,部分知識必須現學活用。此外,由于疫情期間貨運不暢,一些硬件不能及時到達,他們只能多線并進,做好備選預案,并犧牲大量業余時間確保項目保質保量完成。
研發團隊開展了深入的技術調研,采訪同事了解用戶心理和日常使用情況,確保系統滿足實際需求。項目負責人曉杰秉承著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對接口優化更新精益求精,力求以最新、最優的技術支持整個項目,團隊成員打趣:“跟著曉杰,知識的更新速度都趕上火箭升空了!”
4月22日,跨園區物流第一單已發出。接下來項目團隊還將進一步加強物流柜應用場景分析和推廣。后續完善的物流系統將為科研生產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兩手硬發揮重要作用。 (文/孫旭明 攝/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