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院萬峰廠機加車間加工中心組花開一朵 芳香滿園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九院萬峰廠機加車間加工中心組被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紅旗班組”榮譽稱號,這是該班組繼“航天科工九院經濟技術創新示范崗”、“湖北省學習型標兵班組”、“湖北五一勞動獎狀”、“2008年度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等稱號后獲得的又一榮譽。
一個普通的生產班組,緣何業績如此突出?
學有目標 趕有榜樣
“能分在這個班組,我既自豪又覺得很有壓力”,這是新加入集體的員工們的共同感受。
該班組現有成員30名,其中本科學歷4人、大專學歷18人,特技技師2名、高級技師3名、國家511工程人才3人。幾年來,班組積極開展“創建工人先鋒號”和“創爭”活動,建立起了較完整的班組管理制度體系、學習平臺及激勵機制,努力打造“學習型、和諧型、進取型、效益型”班組,組員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班組及班組成員先后獲得各種榮譽70余人次。組長特級技師李才勝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勞模等榮譽稱號,并榮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班組部級勞模、國家511工程人才饒繼雄,是九院第一個特技技師;高級技師何騫先后榮獲湖北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高級技師代清毅榮獲航天技術能手稱號;高級技師鄭澤華榮獲九院技術創新能手稱號。組里青工們最佩服李才勝組長的是業精、勤快、勤學、敢管、負責,他們學習并實踐著李才勝的工作原則,即難事先做,新技術先學,主動求教他人,主動幫助他人。李才勝常說的“面子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掙的”這句話讓組員們明白,要想贏得到別人的尊重,得先練好自己的內功。
設立愿景 立足超越
“學習‘四新知識’,爭當金牌員工,打造‘四型’班組”,這是該班組在開展創建“工人先鋒號”及“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中確立的共同愿景。
為此,該班組制定培訓計劃,開展技能培訓活動,由組里特級技師和高級技師輪流任教,內容涉及零件加工工藝、刀具、工裝夾具、軟件運用等多方面,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的針對性培訓,定期召開技術研討會,就工作學習中的難點盲點交流探討,尋求合理加工方法,提高加工質量與效率。致力提高組員實際操作與理論水平;經常聘請大專院校數控專業的教師對組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詳細講解操作知識;組員分赴俄羅斯、歐洲、澳大利亞等地學習考察國外國內先進機械加工技術,使組員拓展視野,學習熱情激發,工作積極性提高,班組的“兩創一爭”氛圍更加濃厚;班組要求技師以上組員每年撰寫技術論文、技術總結或QC成果一篇。充分利用工廠學習資料費以及班組的各種獎勵資金,購買專業書組建“職工自學讀書屋”,共享讀書資源。自學風尚在班組得到提倡,先后有10人通過自學獲得大專及本科學歷。
鍛煉隊伍 導師帶徒
“學習一門新技術、參加一項技術攻關、實施一項技術革新、創新一項操作法、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這是加工中心組在崗位達標工作中對組員提出的具體指標。為促進組員提升技能,激發前進動力,該班組充分利用各類技能競賽,為組員成長提供良好機會。
無論是工廠、九院還是湖北省、航天科工組織的任何技能競賽,該班組都積極參加,認真對待,充分準備,2004年至今,加工中心組先后選派2人次參加全國數控大賽,2名員工參加科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8人次參加湖北省華中數控杯技能競賽,16人次參加九院數控技能競賽,23人次參加工廠數控技能競賽。青工何騫先后榮獲湖北省“華中數控杯”大賽2006年第二屆數控銑職工組第一名、2008年第三屆加工中心職工組第一名。
為加快員工成長步伐,該班組持續多年開展“師帶徒、結對子”活動,新員工數控技能提高較快,組里師徒關系融洽和諧?,F班組每位成員都基本做到“精通操作一臺設備、熟練操作二臺設備、了解三臺設備”,隨時可以根據任務要求進行設備與人員的調整,班組技術整體水平與攻關能力不斷增強,先后有兩名徒弟評聘為助理技師及技師,5名徒弟在技能競賽中獲得較好名次。
落實管理 注重實效
“確保任務圓滿完成,確保組員技能不斷提高,確保班組管理水平領先”,這是加工中心組組建之初確立的目標。
班組先后制定并完善了質量、安全、設備、現場管理、勞動紀律、導師帶徒、保衛保密綜合治理、員工學習考核、“四會一欄”、數控專業技術管理規程等一系列班組管理制度。組長根據班組承擔的具體任務,充分利用班前會、周例會、班務會、專題會和班組信息欄將各項信息傳達到每位組員,同時將工作目標分解到崗、落實到人,杜絕了低層次質量問題、“三違”行為現象,在質量上嚴格執行工廠質量文件和班組質量管理制度,做到質量預防在前,自檢自分在后,確保產品合格地走出班組,多年來該班組質量合格率始終控制在99.5%以上,設備管理、文明安全生產等各項工作均走在了工廠各單位的前列。
近幾年,工廠的科研生產任務繁重而艱巨,該班組成員踐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全員參與保質量、提效率、促生產攻關活動,通過“三班倒”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和設備,組員創新攻關,充分發揮技術全面精英隊伍的作用,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生產科研難題,多項改革成果獲得工廠“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成果獎”,確保了工廠各項科研生產任務的圓滿完成,為工廠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定的基礎。(文/尤永紅)
?。ㄘ熑尉庉嫞汉H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