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院25所生產車間實現信息化管理 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調度員坐在辦公室的電腦前,通過軟件可以隨時查看生產線工人任務完成情況,通過系統統計功能可對投產任務的完工率、誤工率等信息進行篩選查看和分析;生產大樓內各層液晶屏,實時顯示任務的待投產、在制、完工、誤工等進程信息……自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生產車間基于信息化技術的制造執行管理系統(MES)上線運行以來,25所生產一線發生了明顯變化。 “私人定制”MES 現場管理“可視化” 產品信息“一碼通”
經過兩個階段的實施運行,25所生產線的生產能力顯著提高,同時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以電裝生產線為例,2013年較上一年度,任務總量上升37.8%,人員綜合效率提高了39.9%,加班情況人均減少了17%?!?nbsp;
隨著數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面向企業車間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MES逐步在制造業得到廣泛應用。
為了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過程管理科學化水平,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提升生產效率,2013年開始,25所對生產車間各類制造業務流程進行了信息化改造。該所裝配調試車間成立生產管理信息化團隊,會同軟件研發方開展了大量的調研、梳理和討論工作。針對當前所內產品的多品種、變批量、研產并重、混合生產模式下的計劃管理現狀,本著實用、高效的原則,制定了生產計劃編制、物資配套管理、任務掛單派工、生產進度反饋及看板查詢、綜合統計分析等業務流程的信息化改造計劃,并分為三個階段逐步實施。
這套量身定制的MES系統,能夠幫助該所生產車間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人員設備、批次當量、生產進度、工序流轉、工時統計等各類信息進行記錄、統計和篩選,并根據管理的需求進行分析匯總,從而為車間生產全過程管理的整體優化提供信息化幫助。
“MES系統集成了計劃管理、任務調度、物資配套、信息綜合分析、現場數據采集及進度看板等多項功能,讓生產過程管理現場可視可控,應用起來方便快捷。”調度小王介紹說。
在MES系統建設實施的第一階段,該所首先完成現有批產型號產品數據的錄入工作,將在線生產的批生產型號整機/組合/零件的產品圖號、工序周轉流程、額定工時等基礎數據輸入物料、工序字典,建立批產型號產品生產基本信息庫。
通過面向具體批產型號整機/組合/零件生產計劃進行產品物資配套信息的上傳及維護,使計劃調度在計劃投產前可以實時查詢物資齊套及缺料情況,根據物資到位情況進行排產。
針對生產車間內部電裝、有機、精裝三類人力資源進行系統內資源配置和派工,調度人員可以實時查詢人員占用情況,查看人員在制任務詳情。
根據任務派工及進展情況生成車間生產進程綜合看板,在生產大廳的液晶看板上,實時顯示任務投產優先級、在制、完工、誤工等進程信息,并通過統計篩選功能可隨時對投產任務的完工率、誤工率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無線工小張掏出自己的出入證放到工位MES系統觸摸終端掃描口,“滴”的一聲后身份信息得到登陸確認,隨后他將產品過程卡上的條碼對準掃描口,又是“滴”一聲之后就已經完成了他承擔的某型號電裝工序的完工確認。
掃碼操作,主要得益于MES系統根據產品信息和任務派工情況實現的自動生成條形碼及打印輸出功能。過程卡打印的條形碼是基于產品型號、批次、數量信息的唯一信息碼,一線工人可以通過工位上的硬件終端實現產品開工、完工、缺料等信息的實時反饋,從而實現生產現場信息反饋的信息化管理,這也是該所MES系統第二階段的建設實施內容。
“一碼通”的效果,是以實現產品整個生產制造過程和配套物資庫存的信息化管理為基礎的,也就是要將產品生產調試、試驗、檢驗等工序信息及相應工序物料的信息納入系統產品數據庫,任何產品及物料都有自己唯一的“碼”,目的是實現產品工序流轉和配套物資信息的掃碼管理,滿足型號生產過程中工序流轉、產品物料信息的實時記錄和查詢要求,并大幅提高了產品交接效率,提升了產品信息追溯的信息化水平。
目前,25所MES系統建設將轉入第三階段,努力實現以無圖生產為標志的整個生產制造流程的信息化全閉環管理。這就意味著MES系統將通過與上游ERP、PDM系統的集成實現生產任務掛單下派,即產品投產后一線工人可以通過工位終端實時查詢自己的任務所附的設計圖紙、工藝等技術文件的電子文檔,所有工序間的流轉將通過條形碼掃碼實現,每個終端配置條碼掃描槍,派工、周轉環節都將配備掃描終端,通過掃描產品條形碼即可完成任務派工、產品周轉、物料登記乃至售后服務等環節的操作和記錄。(文/陳潔、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