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工研院光電行業專家會議在成都科創中心舉行
發布時間:2017-07-20
信息來源: 深圳航天工業技術研究院
7月20日,深圳工研院學術委員會光電行業專家會議在成都科創中心召開,深圳工研院董事長崔玉平、總經理助理劉瑞華、專業總師劉會通、專家委員會委員宋瑛林教授及季一勤教授、成都科創中心負責人李宏等與國防光電行業資深技術專家羅輯、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濤、成都晶林科技吳海寧、曾衡東等專家教授展開了深入的學術交流。
交流會上,國防光電行業資深技術專家羅輯感謝深圳工研院以及崔玉平董事長對紅外事業的關心。他表示,各位專家學者都奮斗在同一條戰線上,能夠像今天這樣聚在一起進行深入切磋,機會很難得。隨后,與會專家針對“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芯片”、“探測器芯片應用集成”兩個項目的技術構架、研發過程、技術優勢及合作前景、產業化的實施步驟等四方面內容進行了探討。
電子科技大學蔣亞東教授技術團隊研發的“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 ”項目具有功耗低、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性價比高等特點,于2012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技術指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由成都晶林科技研發的非制冷紅外熱成像技術具備“被動成像,無需可見光源,反應溫度分布,靈敏度高,抗干擾性強,作用距離遠”等顯著特點,已廣泛應用于軍工、消防、安防、搜尋等領域。
成都晶林科技表示,深圳工研院在軍工市場有著強大的品牌地位和影響力,自身擁有完善的協同創新平臺以及現代化管理制度。成都晶林科技希望與深圳工研院開展廣泛合作,尤其是在軍工和軍貿市場,共同為應用市場開發具有競爭力的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并針對市場化產品建設規?;a基地。
崔玉平董事長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目前成都電子科大的非制冷探測器芯片研發能力代表了國家科技水平的前沿技術水平,航天科工擁有良好的資本平臺、孵化平臺,同時在集成渠道方面也很有優勢。我們期望在深圳做非制冷紅外探測器項目的孵化,從設計、評測、電路、組裝到集成產品線等各個方面展開合作。紅外探測器未來市場機會多、應用范圍大、發展前景廣,在軍用、民用領域應用意義重大。面向國民經濟的主戰場,深圳工研院可以起到牽引作用,希望大家著眼于長遠戰略,從產品合作開始實現共贏,期待項目合作盡快取得突破性進展?。ㄎ?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