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工四院十七所成立五十周年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十七所是我國控制系統集成和精確制導技術領域的領先者。從1968年2月22日成立至今,先后圓滿完成了多個國家重點型號研制任務,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十七所人時刻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先導,五十年風雨兼程始終不忘初心,半世紀逐夢航天須臾不輟奮斗,在祖國航天事業征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華章。五十年櫛風沐雨春華秋實,五十年創新創業砥礪前行,十七所人將緊盯新戰略部署,履行使命展現忠誠、鑄造利劍守衛和平。
憶往昔崢嶸歲月
十七所五十載的歷史熠熠生輝,緬懷先輩忘我之豪邁、激勵吾輩奮發之搏擊、引領后輩尋夢之激揚。五十年來十七所人胸懷愛國之情,肩扛報國之責,艱苦創業,頑強拼搏,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一代代十七所人腳踏實地,創新攻關,將世界難題從不可能變成可能,創造了多個第一,奠定了十七所在領域內的領先地位,涌現出以陳德仁、陳世年、欒恩杰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航天科技專家,主力研制產品先后參加國慶閱兵、“9.3”閱兵、朱日和演習等重大閱兵和演習。
五十載發展歷程,十七所沉淀了深厚的航天文化;五十載流金歲月,十七所人書寫了愛國情懷的偉大與匠人堅守的執著。五十年來,十七所控制系統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大幅提高,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三次、國防裝備突出貢獻獎等重大獎勵。
看今朝風光旖旎
十七所不斷創新發展,構建了以控制系統總體技術、C4ISR系統總體技術為牽引,以制導與導航等8個專業為核心,以慣性技術應用與研究等10個專業為支撐的專業技術體系,深入開展多個背景項目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攻關,強化論證多個重大項目,努力探索多項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究,“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制一代、生產一代”研發格局不斷鞏固。
經過五十年創新發展,十七所資產總額近35億元,營業收入突破20億元,利潤總額近2億元,擁有職工近800人,擁有木樨地、門頭溝兩個科技園區,總占地面積為近50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超過60000平方米,擁有國家級信息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具有以射頻仿真、太空光環境模擬為代表的高可信控制系統半實物仿真、控制系統綜合等試驗條件,具備軟件評測、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等資質,是國家航天領域內專業配套、實力雄厚、技術手段先進、質量保障體系健全的核心骨干單位。十七所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領導科研生產和經營管理各項任務穩步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豐碩,軍民融合開創新局面,職工隊伍展現新風貌。
新征程銳意前行
十七所正向著建成技術水平先進、產業結構合理、市場響應快速、創造能力強勁、人才隊伍完備、管理運行高效的綜合性現代化研究所的目標闊步邁進。在這片熱土上,十七所人揮灑著激情與汗水,奉獻著青春和智慧,孵化著航天夢想和未來。
2018年是十七所走過50年輝煌踏上新征程的轉型升級關鍵之年。面對新機遇與挑戰,十七所人孜孜以求、迎難而上,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理念,強化主業鞏固戰略地位、深化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瞄準前沿技術、聚焦前瞻引領,圍繞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等重大課題,用熾熱定格信仰、用奉獻彰顯忠誠,用付出詮釋責任,用勇氣提升品質,昂首闊步,破浪前行。
邁進新時代,揚帆新航程。十七所全情投入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航天強國的偉大征程中,堅定“鑄大國利器 圓強國夢想”的奮斗理想,以控制與信息技術協同發展為抓手,以人工智能、現實增強、空間載荷、試驗驗證與鑒定評估領域為重點,拓展產業發展新方向,形成“控制對象多樣化、海陸空天全覆蓋”的發展格局,大力推進十七所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十七所人胸懷成功信念,保持憂患意識,直面機遇挑戰,勇于變革、勇于創新,開拓進取、堅定前行,為祖國航天事業新發展書寫新的璀璨華章。